- 【两会专题】省政协常委吴孟强建议: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离岸创新 2021/02/02
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加快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着力“四个面向”,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的主旋律。在新冠疫情引发的逆全球化思潮下,如何开展国际合作,整合科技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合作共赢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际人才科技 交流与合作受到严重影响。习近平总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黎萍建议:关于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2021/02/02
截止2020年底,四川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排名第二的地区。以川东北区域的南充市为例,已进入深度老龄化地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99万,占该市总人口的23.56%;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6.1万,占该市总人口的18.68%;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22.64万,占该市老年人口的14.24%;预计12万以上老人失能与半失能。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王宾建议: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 2021/02/0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发展迅速。四川形成了研发、材料、元器件(芯片)、整机、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集聚了华为、京东方、清华紫光、英特尔、微软、IBM、德州仪器等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军事电子装备、信息安全、航空电子、平板显示、空中交通管制、数字动漫等整体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川渝两地在电子信息领域关联程度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温雪倩建议:唱好文旅双城记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1/02/02
文旅“双城记”,不仅是巴山与蜀水的融合,更是巴风与蜀韵的融合,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来,两地间文旅部门(企业)签定了部分合作协议,融合协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在“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在疫后文旅产业和文旅消费快速复苏的关键时期,找准突破点,下好真功夫,省政协委员温雪倩建议要多方面
- 【两会专题】省人大代表刘洪建议:支持民营经济,从“实”到“深” 2021/02/02
随着网络信息的泛滥,企业信息被各种网络平台以各种方式公开,其中以企查查、启信宝为最。其中,企查查汇集了国内80个产业链,8000个行业,6000个市场以及8000多万家企业数据,包括工商登记信息,年报,股东信息,投资人信息,涉诉,失信,拥有商标,知识产权,企业证书,主要人员信息,变更记录等;启信宝则可查询包括股东、高管、对外投资、法院判决、法院公告、
- 【两会专题】省人大代表夏放建议:做好农村住房“规、建、管、改”助力乡村振兴 2021/02/02
农村居民住宅多,但分布凌乱且闲置房屋数量大,部分老旧房屋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村庄布局散乱无章,违章建筑势头难控,农村住房选址、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省人大代表夏放建议做好农村住房“规、建、管、改”尤为重要:一、规,即完善规划,勾勒幸福美丽乡村建设蓝图。一是立足当下,形成村(社区)发展构架。邀请广大社会志愿者以及从当地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陈胡兰建议:优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 2021/02/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实行以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未体现所有项目的地区差异,全国实行统一扣除标准,不能体现税收公平;未充分考虑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扣除范围和方式设置不合理等,为此,省政协委员陈胡兰建议:一、进一步完善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标准。一是在综合考虑不同地域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会秘书长杨志萍:《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谱写共克时艰、砥砺奋进、实干担当的新篇章 2021/02/01
2020年是治蜀兴川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一年,今年的政府报告聆听后感触较深,一是不容易,二是提振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在疫情防控与防灾、双城经济圈建设、脱贫攻坚、经济稳定恢复、现代产业培育、民生福祉增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向全川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优秀成绩单,凝聚了全党上下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奋斗,奋力谱写了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田荣华建议:关于培育颐养农院新业态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1/02/01
乡村颐养产业在乡村产业生态的不断演化大环境中逐渐诞生,在城市和乡村不断融合大背景中逐步发展。各地各种类型的城乡结合部、风景名胜地、休闲疗养区、城市后花园,乡村颐养产业已然成型。在个别发展的较为成熟的地方,颐养产业在群体上以老带小,在业态上以养带医,关联作用、集聚作用十分明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有力彰显。但是,激发乡村颐养产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包国容建议: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2021/02/01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进程。但产教融合的形式、层次和水平相对较低,还有存在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格局尚未确立,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健全,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为此,省政协委员包国容建议: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与学校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王棣建议:支持攀西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2021/02/01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作为四川五大经济区的攀西经济区,开发潜力巨大,区域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9%,总人口591.3万人,占全省的7.2%,是四川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经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郭春生建议:优先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 2021/02/01
职业教育是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完成 “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和四川省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各种方案前所未有的密集出台,职业教育迎来最好的发展机会。但目前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还有巨大的差距。一些职业教育学校的规范办学,日常规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黄先明建议: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文化建设 2021/02/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我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距离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全面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还有差距,乡村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乡村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文化阵地管控能力不强,文化服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任静建议: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2021/02/01
成都立足创新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战略,构建起“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形成了“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发展格局,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城多园”、“一核四区”模式在全球具有前瞻性,充分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科学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其战略定位、建设目标、时间节点都非常清晰明确、振奋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高善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相对贫困治理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1/02/01
1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思想宣传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建议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相对贫困治理。“当前人们依然存在对社会组织性质合作用认识不足、把握不准的问题,制约了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相对贫困治理工作。”高善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两会专题】杨兴平:深入学习彭清华书记讲话精神,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实际行动展现党派的时代风采 2021/02/01
1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开幕式并作讲话。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致公党四川省委会主委杨兴平表示,致公党四川省委会作为省政协的组成界别,要深入学习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的讲话精神,将清华书记的要求贯穿于委员履职和岗位践行过程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
- 【两会专题】省政协常委肖剑书建议:加强“四川扶贫”品牌建设 2021/02/01
“四川扶贫”公益品牌是我省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的一项创举,为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一定了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已有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打造更为响亮的脱贫公益品牌,对促进脱贫产业的提档升级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四川扶贫”公益品牌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
- 【两会专题】致公党界别政协委员热议彭清华书记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协常委工作报告 2021/02/01
省两会期间,致公党界别省政协委员围绕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讨论,委员们围绕彭清华书记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协常委工作报告等展开热烈讨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肖剑书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
- 【两会专题】省人大代表马宗慧建议: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 2021/02/0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形成了以基层为网底的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意识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社区疫情防控和防疫关口前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但也暴露出基层卫生人才匮乏、专业能力水平较低、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短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
- 【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杨志萍: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带动现代服务业新增长 2021/02/01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大规模应用,健全开放联动的技术服务体系,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人才支撑。技术转移人才将会成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下科技经济产业融通发展的加油器,带动技术服务业成为新经济高增长点的赋能器,培育新型独角兽企业的助力器。目前,我省技术转移人才教